登录
 注册
林草网群   使用指南添加到桌面
 
新闻动态 > 综合新闻 > 正文

织“绿围脖”,我们很行!

媒体:兵团日报  作者:谌慧
专业号:新疆兵团种苗 2025/3/14 10:59:47

1

十四师二二四团依托防护林、红枣林筑起“绿色长城”,将沙漠牢牢锁住(资料图片)。近年来,十四师昆玉市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双向发力推动沙漠生态治理和沙产业发展。该师二二四团在全疆率先探索建设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兼具的红枣种植基地,出产的“和田玉枣”享誉全国,年产值突破17亿元。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洋 摄

2

一师阿拉尔市光伏治沙项目(资料图片)。一师阿拉尔市紧邻塔克拉玛干沙漠,光热资源丰富。近年来,该师市聚焦落实“双碳”目标任务,积极布局光伏治沙项目,努力打造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提升。 孙国权 摄

3

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翁牛特旗巴彦呼交嘎查其白线防沙治沙项目区,治沙工人在道路两侧拉滴灌带,以提高草方格中的植物成活率(资料图片,无人机拍摄)。多年来,在内蒙古科尔沁沙地主要分布地域,赤峰市和通辽市两地因地制宜,综合运用草方格固沙、以路治沙、光伏治沙等多种手段,推进沙地治理。据预计,到2030年,内蒙古将新增完成科尔沁沙地沙化土地综合治理1100多万亩。 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4

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的乌玛(内蒙古乌海市至青海玛沁县)高速青铜峡至中卫段穿越腾格里沙漠的路段,两侧设置了生态防护带(资料图片,无人机拍摄)。中卫市探索创造了被誉为“治沙魔方”的草方格治沙技术和“五带一体”铁路防风固沙体系,开创了中国沙化土地治理的先河。借助“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工程,中卫市累计治理沙漠10万公顷,“逼退”腾格里沙漠25公里,创造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奇迹。 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5

在二师三十八团至塔中沙漠公路沿线,工人进行防沙固沙网格铺设作业(资料图片)。三十八团通过植树造林、荒漠化治理等措施,逐步在沙漠边缘建起绿色生态带,片片绿洲成为抵御风沙、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屏障。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谌慧 摄

阅读 256
推荐
专业会员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林草种苗APP

请扫一扫或长按

主办单位:关注森林网

京ICP备05067984号-48

基于E-file技术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