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兵团日报 作者:张贝 纪晓贞 贾保凤
专业号:新疆兵团种苗
2025/4/27 18:33:03
4月20日,在二师三十八团九连的梭梭林里,面庞黝黑的承包户刘永红忙着补苗浇水,细心地进行田间管护。
梭梭排着整齐的队形挺立在沙丘间,犹如卫兵一样守护着这里的每一寸沙地。刘永红拨开一丛梭梭枝条,小心地挖开梭梭根部湿润的沙土,就见一根通体乳白、长着“鳞片”的肉苁蓉展现在记者眼前。
三十八团地处昆仑山北侧、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常年气候干旱、风沙肆虐,年均降水量不足30毫米。
“以前,我们一年四季都在跟沙漠争土地,别说种经济作物,能保住农田都是奢望。”职工宋文朝回忆道。
“如今梭梭林把‘沙老虎’拴住了,肉苁蓉也成了大家增收致富的‘金疙瘩’。”刘永红告诉记者。
2016年,三十八团党委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生态项目建设,尝试沙地种植梭梭后嫁接肉苁蓉,开启了“治沙生金”模式。一时间,报名试种的职工群众踊跃:“不管能不能成,都要试一试!”
3年后,在大家的共同期盼中,梭梭平均长到了约1.5米高,像一道绿色长城横亘在农田与沙海之间,有效阻隔了漫漫黄沙向农田的侵袭。与此同时,嫁接的肉苁蓉也开始产生效益,每公斤收购价高达20元。
“谁能想到,治沙还能挖出‘金疙瘩’!”刘永红咧嘴一笑道,2022年,他在九连承包沙地种植梭梭并嫁接肉苁蓉,现在肉苁蓉平均亩产超过500公斤。
据统计,三十八团已累计建设生态梭梭林9766亩,其中,有3500亩梭梭接种了肉苁蓉。该团农业林业草原和生态保护中心主任王亚军说,团场去年肉苁蓉总产量达1669吨,年产值突破1335万元。
“我们不仅要让沙漠绿起来,更要让绿洲活起来。”王亚军望向远处,沙丘起伏的脊线间,一株株肉苁蓉正悄然顶开沙粒,向春天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