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省林业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加强林木种苗质量监管,保障"三北"防护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成效,2025年10月16-27日,甘肃省林木种苗站第三工作组对河西地区张掖、嘉峪关、酒泉、金昌、武威5个市州组织开展了林木种苗质量专项抽查。

本次抽查历时12天,行程覆盖5个市州、9个县(市、区)及5个国有林场。工作组严格依照《2025年全省林木种苗质量抽查工作方案》要求,坚持问题导向与科学规范相结合,重点对造林工程使用的苗木和种子进行了现场抽样与质量检测。在苗木检测方面,工作人员深入造林施工现场,按照《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国家标准,随机抽取苗木样品,认真检测地径、苗高、根系长度等关键指标,并详细记录病虫害发生情况。在种子检验环节,工作组重点抽查了2个国家级林木良种基地,严格依照《林木种子检验规程》,现场完成种子称重、分样与封存,确保了样品的真实性与代表性,为后续实验室检测奠定了坚实基础。
抽查期间,工作组同步开展了生产经营许可、标签使用、自检记录等制度执行情况的现场核查,并对基层单位在种苗档案管理、新树种培育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实地指导。从整体抽查情况来看,河西五市林木种苗质量保持稳定向好态势,良种使用率持续提升,国家级良种基地供种质量可靠,种苗生产经营秩序进一步规范,各地对重点生态工程用苗质量重视程度显著增强,为筑牢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提供了有力支撑。

针对抽查中发现的个别苗木根系发育不均衡、部分标签信息不完整等问题,工作组现场提出整改意见,并建议各地进一步强化苗木培育全过程管理,完善种子质量追溯体系,加快区域性树种质量标准的制定与应用,不断提升林木种苗质量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此次抽查全面掌握了河西地区林木种苗质量现状,为全省林业重点工程科学用种、优质供苗提供了重要依据。甘肃省林木种苗站将持续强化质量监管与服务指导,为推动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甘肃夯实生态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