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林草网群   使用指南添加到桌面
 
新闻动态 > 综合新闻 > 正文

辽宁践行“两山”理念生动实践——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立体种植与林药共生的 “生态+”实践

媒体:辽宁省林草局网站  作者: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林草局
专业号:辽宁种苗 2025/9/12 11:21:10

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依托土地面积广阔的优势,以“治沙、治山、治水”为基础,深耕林地经济,创新“生态 ”发展模式,通过“国有林场 国有企业 社会资本 农户”的管理模式实现利益分层,成功将“零散种植”升级为“规模产业”,释放出显著的“生态经济红利”。其中,周家店林场“生态 酸枣”示范基地与王府林场“生态 林下药材”示范基地成为可推广、能复制的典型范例。

酸枣示范基地

一、核心成果:立体布局与多元收益的双向突破

以“生态优先、效益叠加”为核心,通过差异化种植实现林地价值最大化。周家店林场“油松 酸枣”模式:在国有林地上采用“2m×6m油松林 0.5m×3m高密度酸枣”立体种植,同时油松嫁接红松强化生态基底。生态上,建设期第1年即发挥固沙保水作用;经济上,第3年收获酸枣果,第8年起松籽持续产出,形成“短期酸枣收益 长期松籽收益”的循环,让油松成林周期内的土地实现多轮经济产出。

王府林场“林药共生”模式:以绿化树种、油松嫁接红松果材为上层植被,林下种植桔梗、黄芩。经济上,桔梗2年生长周期内,预计2027年亩均纯收入4000-6000元,产值峰值达8000-10000元;黄芩3-4年生长周期内,4年生亩均总收入15000-25000元。生态上,通过“林木长期生长 药材短期产出”,既提升了土地利用率,又保障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王府药材基地

二、可推广价值:科学规划与模式创新的普遍适应逻辑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套适配林地经济的共性经验,为同类地区提供了借鉴:

生长周期互补设计:利用树种与作物的生长差异(如油松长期成林与酸枣、药材短期见效),通过“短期作物打底 长期林木蓄力”,解决林地效益产出慢的痛点。周家店的酸枣、王府的桔梗与黄芩,均以短周期收益覆盖前期投入,同时培育长期生态与经济价值。

空间资源高效利用:通过科学测算种植密度与布局(如油松与酸枣的株距搭配、林木与药材的上下层分布),在有限土地上叠加生态防护与经济产出功能。周家店的立体种植、王府的“一棵树底下两份收益”,均实现了光照、养分等资源的合理分配,避免物种竞争。

管理标准的可复制性:以精细化管理为支撑,从品种选择(药材、适生果树)到周期规划(酸枣多轮产出、药材生长阶段划分),形成了一套适配本地且可迁移的操作规范,为辽西干旱半干旱地区及全省同类林场提供了“生态 产业”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这种“生态打底、产业赋能”的模式,既让林地持续发挥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功能,又通过多元收益调动社会参与积极性,真正实现了“林中有品、品中带绿、绿中增效”的良性循环。

         油松嫁接红松

三、两地模式的共性经验:“生态 ”的可复制逻辑

利益共享机制:依托“国有林场 国有企业 社会资本 农户”模式,明确各方权责,林场负责生态管护、企业统筹产业运营、农户参与种植,通过收益分成调动全社会参与林地经济的积极性。

以短养长策略:用短期经济作物(如酸枣、桔梗、黄芩)的收益覆盖前期投入,同时培育长期林木(油松、红松、绿化树种)的生态与经济价值,解决林地开发“周期长、见效慢”的难题。

生态优先原则:所有产业布局均以保护水土、提升生态潜力为前提(如“以水定沙、以林养农”),确保经济发展不破坏生态基底,实现“品中带绿、绿中增效”。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的实践证明,林地经济的核心在于打破“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对立”的思维,通过科学规划、模式创新和利益协调,以“生态打底、产业赋能”的模式,既让林地持续发挥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功能,又通过多元收益调动社会参与积极性,真正实现了“林中有品、品中带绿、绿中增效”的良性循环。(信息来源: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林草局)

阅读 171
推荐
专业会员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林草种苗APP

请扫一扫或长按

主办单位:关注森林网

京ICP备05067984号-48

基于E-file技术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