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国林业网 作者:佚名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25/4/25 10:25:14
当前正值麋鹿产仔的高峰期,在湖南省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以看到,野生麋鹿膘肥体壮、肆意奔跑。2024年,东洞庭湖区域麋鹿数量达323头。今年截至目前,已监测到新生幼鹿近50头。2016年,16头麋鹿从江苏省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来到这里,与来自湖北石首、北京南海子的另外两群麋鹿一起,开启了麋鹿迁地保护的新试验。
麋鹿的到来,填补了东洞庭湖区域没有大型哺乳动物的空白,极大完善了长江中游生态链。如今,东洞庭湖是全国唯一的三地麋鹿基因融合地。区别于国内其他麋鹿保护地,东洞庭湖的麋鹿种群基因最丰富,而且是完全野化的,已经模糊了原来三地麋鹿的种群特征,全面融合后有了全新的东洞庭湖麋鹿种群特性,比如捕食能力、避险能力更强。
迁地保护不仅是物种数量的叠加,更是生态功能的互补。大丰麋鹿的盐沼适应性、石首麋鹿的游泳优势,在这里形成了“1 1>2”的效应。迁地保护促进了麋鹿种群的基因融合发展,使遗传多样性大幅提升,为麋鹿野外生存奠定了生物学基础。据了解,为了麋鹿种群能够健康稳定地发展,江苏省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计划地实施了麋鹿迁地保护。近年来,分别向湖南、山东、福建等多个地区输出麋鹿,截至目前已输出400多头。麋鹿种群的繁衍复兴,标志着我国麋鹿保护从“物种保存”迈向“生态链修复”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