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国林业网 作者:佚名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25/11/21 9:24:10

今年以来,湖北省鄂州市湿地自然保护中心聚焦湿地保护修复核心任务,以退化湿地修复、外来物种防治及生态安全维护工作为抓手,创新做法,高效推进,在湿地生态修复工作上取得阶段性成效,为筑牢区域生态安全屏障作出了积极贡献。
创新模式,探索湿地修复新路径。高效利用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资金,科学推进东沟镇茅圻村两处废弃鱼塘的退化湿地修复工程,反复优化实施方案,组织专家现场技术指导、召开专题研讨会议,探索形成了“本地物种适配+实践示范”的有效修复模式,通过实施场地清理、地形修复及植被系统重建,成功恢复湿地植被13000平方米,完成退渔还湿20余亩,有效提升了区域湿地生态功能,增强了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
联防联控,推进外来入侵物种防治。为切实维护梁子湖、洋澜湖等重点湿地水域的生态安全,针对福寿螺蔓延问题,迅速部署并开展专项防治行动。在防治过程中,积极探索应用诱捕法、插杆法等针对性技术措施,重点清理沿岸植被及浅水区等卵块密集区域,有效压低了福寿螺的发生基数。同时积极协调组织保护区所涉镇、村力量,协同开展梁子湖区域加拿大一枝黄花清除工作,形成了齐抓共管、合力维护本土生物安全的良好局面,遏制了外来物种的扩散蔓延。
强化监管,排查湿地生态安全隐患。在常态化巡护的基础上,聚焦保护区内“张网捕鸟”“倾倒垃圾”“防溺水”等敏感重点问题,主动开展上门宣传教育和专项排查行动。通过细致排查,及时发现并向相关主管部门报送问题线索,积极配合推动问题整改,有效消除多项潜在的生态风险和安全隐患,提升湿地保护区的管理效能和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