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苏(水苏)
本品辛温本无毒,
风热感冒水煎服。
内伤外伤血不止,
耳聋鼻渊觅水苏。 --吴洋
水苏(学名:Stachys japonica Miq.),是唇形科水苏属多年生草本。植株高20-80厘米,有在节上生须根的根茎。茎单一,直立,四棱形,具槽,在稜及节上被小刚毛,余部无毛。茎叶长圆状宽披针形,长5-10厘米,宽1-2.3厘米,叶柄明显,长3-17毫米;苞叶披针形,无柄,近于全缘;轮伞花序,6-8花;小苞片刺状,微小,无毛;花梗短,长约1毫米,疏被微柔毛;花萼钟形,花冠粉红或淡红紫色,雄蕊4,花丝丝状,花药卵圆形,花柱丝状,花盘平顶;子房黑褐色,无毛;小坚果卵珠状,棕褐色,无毛。花期5-7月,果期7月以后。产于辽宁、江苏、日本等地,生于海拔230米以下的水沟、河岸等湿地上。
水苏在《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上品,历代医书有所收录。全草或根入药,治百日咳、扁桃体炎等症。
全草或根入药,治百日咳、扁桃体炎、咽喉炎、痢疾等症,根又
治带状疮疹。 [3]
入药部位:全草或根。
性味:辛,微温,无毒。 [7]
归经:归肺、胃、肝经。
功效:祛风解表,止咳利咽,解毒消肿,痈肿疮毒,跌打损伤,凉血止血;治吐血,血淋。
主治:现代常用于感冒、扁桃体炎、咽喉炎、尿路感染、上消化道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等。 [8]
1、《本经》:下气杀谷,除饮食,辟口臭,去邪毒,辟恶气。久服神通神明,轻身耐老。
2、《别录》:主吐血衄血雪崩。
3、《日华》:治肺痿血痢,崩中带下。 [6]
用药禁忌:能走散真气,体虚者宜慎。 [8]
相关论述:
1、《纲目》:鸡苏之功,专于理血,下气,清肺,辟恶,消谷。故《太平和剂局方》治吐血、衄血。唾血、咳血、下血、血淋、口臭、口苦、口甜、喉腥、邪热诸病,有龙脑薄荷丸方,用治血病,果有殊效也。
2、《本草述》:按水苏之气味,《本经》辛微温,尝之亦先辛而后甘,似与紫苏不甚异。第其味之辛者胜于紫苏,而气之温者又逊之。先哲治血证,如龙脑鸡苏丸,衄血生料鸡苏散,吐血鸡苏散,咳唾血大阿胶丸内大用鸡苏,又治虚热嗽血衄血,有鸡苏丸,如斯者不能尽举,然大都逆上之血,用之得宜,的有殊效。施于下行之血不宜,在方书中治下血者亦少也。
加工炮制:净制:除去杂质。炮炙:洗净鲜用、或晒干。
从同属植物Stachys recta L.及Stachys neglecta Klok.提出的总黄酮甙能促进胆汁分泌。Stachys betonicaeflora能使妊娠期、妊娠后期、分娩后的子宫收缩加强,张力上升,对未成熟的子宫影响较少;对兔、猫动情期影响较明显。
文字转自《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