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树是一种桑科榕属(又称无花果属)植物。原产于印度,也是印度的国树,在中国西南部、两广有分布。菩提树的名称原本各不相同,后因传说释迦牟尼于该树下成佛,而都被尊称为“菩提树”,“菩提”梵语是“悟道”的意思。
(图片来源:物种卡,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猛罕镇西双版纳傣族园,吴秀萍)
在佛教历史上,唐朝慧能和神秀以菩提树所做的偈广为人知。
神秀作偈:“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作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显然,慧能所作更表达了无物、忘我的修行境界,后他继承了五祖弘忍的衣钵,被尊为禅宗六祖师,对中国佛教以及禅宗的弘化具有深远影响。
(南宁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有一株菩提树,其根部酷似一对金童玉女相倚而立,被称为阴阳合一的菩提树,属国内罕见,为镇园之宝)
七叶树,也称娑罗树,为七叶树科七叶树属的植物,中国特有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陆的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等地。树皮深褐色或灰褐色,花期4—5月,果期10月。该树掌状复叶,小叶七枚,故名。七叶树在佛教中有涅槃之意,在中国北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的佛教寺庙中常有种植。
(北京八大处的一株“七叶树”)
(拍摄:亿颗大树)
(4月,正值七叶树的花期)
菩提树喜光热,不耐寒,冬季温度低于5℃时,会受寒害而落叶,在中国分布有限。七叶树与菩提树均是长寿高大的树种且有些形似,故不少寺庙也会将“七叶树”直接称作“菩提树”。
无忧树为豆科无忧树属的一种。本种为小型乔木,叶长8-30公分,为长椭圆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圆锥状繖房花序,花苞为黄色或绯红色,无花瓣。果实为荚果,形状扁平。原产于印度、中南半岛及中国云南、广西一带。相传释迦牟尼佛诞生于此树下,在佛教中有“无忧”之意。
(图片来源:carita拍摄于印度Karnataka州)
(图片来源:junej拍摄于斯里兰卡Colombo地区)